■作者:李勐 北卡 夏洛特
我旅居美国北卡州三十多年,总是忙于公司的管理和协会的社会活动,鲜有时间回乡陪老母亲。疫情过后,我终于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回到了家乡云南瑞丽市。2023年11月11日中午,美中经济文化协会(CAECA)会长李勐、董事张伟用和瑞丽市史志办原主任杨进才、云南博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贺智泉、瑞丽人宁云平一起驱车从瑞丽市到畹町,参观了中国远征军滇缅抗战纪念馆和畹町桥。纪念馆馆长王繁华先生热情接待,并亲自担任讲解员,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解。
中国远征军滇缅抗战纪念馆是一家私人博物馆,隶属于勐拱翡翠公司。纪念馆筹建于2010年,2012年得到州政府的政策支持,勐拱翡翠公司建设了文化园一街13馆,包括滇缅公路抗战历史纪念馆、中缅友好纪念馆、中缅勘界纪念馆、国际邮票展览馆、世界钱币收藏馆、中缅两国勘界畹町会议旧址馆、珍奇木艺精品馆、民族古兵器收藏馆、世界名车古董车收藏馆、民族民俗收藏馆、世界珠宝博物馆、世界古董钟表收藏馆、世界古董照相机收藏馆、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收藏馆。文化园诠释了畹町的历史文化,于2013年4月8日正式开馆。
中国远征军滇缅抗战纪念馆以大量图片、实物等各种历史资料还原了二战时期远征军可歌可泣的悲壮史歌,近万余件的实物全面记载和展示了发生在畹町和滇西的五个主题的内容:一路(滇缅公路)、一桥(畹町桥)、一碑(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碑)、一车(美军在二战期间投入亚洲战场的威利斯吉普车)、一战(滇西反攻战斗围歼滇西侵华日军残部的回龙山战役)。
纪念馆藏品众多,其中沿馆墙摆放的105辆军绿色美式威利斯吉普车尤其引人注目。王繁华馆长介绍了收藏105辆车的前因后果。第一,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与盟军分别由滇西和缅北发动反攻后,于畹町附近的缅甸芒友胜利会师,包括威利斯吉普车在内的105辆汽车的车队参加了芒友胜利会师庆典。第二天(1月28日),芒友胜利会师队伍和105辆汽车的车队从芒友跨过畹町桥,回到畹町参加了中印公路通车典礼。第二,当时英国人、缅甸人、华人称芒友为105码,意思是从缅甸的腊戍到芒友,原来的老路距离是105英里,人们习惯就叫105码。105是个富含历史意义的数字,所以纪念馆收集了105辆美式威利斯吉普车。
抗战期间民国政府的国力非常贫弱,远征军将士的装备可略见一斑。展示柜里79步枪、木柄手榴弹、大刀、长矛琳琅满目,大刀的制式多式多样,有长的、短的、宽的、窄的,都无法统一。另外,钢盔也是多种,有中式钢盔、美式钢盔、英式钢盔、德式钢盔、日式钢盔。王馆长特别介绍道,日式钢盔也有五角星,他们的五角星从造型看上去很锋利,锋芒毕露,感觉杀气腾腾的。而中式钢盔的五角星轮廓比较圆润,感到很亲切。
王馆长重点讲解说,畹町虽小却至关重要,抗战期间除了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没有来过畹町,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几乎都来过。畹町有14个抗战遗址,最有名的是回龙山战争遗址。这里方圆十平方公里,最高峰1668米,遗址上还能看到日军残缺的碉堡、战壕、掩体、指挥所。回龙山战役是滇西境内抗战的最后一战,1944年12月27日打响战斗,1945年1月20日下午三点结束战斗,历时25天。远征军出动了四个军两个师的编制,他们是第2军、第6军、第53军、第71军和预备2师、第200师。蒋介石四次发电报给卫立煌责令限期攻克回龙山,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美国军事顾问团斯贝特亲临现场督战。盟军出动了24架次飞机轰炸回龙山日军基地,调来十几门美式大炮加强地面火力,远征军将士拼死厮杀,终于取得了胜利,把日寇赶出国门。整个回龙山战役,远征军伤亡8400余人,日寇伤亡4200余人。美国西点军校把回龙山战役做为经典战役纳入教材。
参观完中国远征军滇缅抗战纪念馆,我们步行几百米,来到了大名鼎鼎的畹町桥。杨进才主任介绍说,畹町桥是一座抗战名桥,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际。当时,日军封锁了我国与国际联系的绝大部分陆海通道。为打通国际交通线,滇西20万民众日夜奋战九个月,于1938年8月建成滇缅公路,畹町单孔石拱桥亦同期建成。从此,畹町桥成为我国与国际联系的唯一陆路交通要道,担负起了拯救炎黄子孙的历史重任。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把大批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我国抗日前线,从1938年8月至1942年4月共输送了45万余吨抗战物资,极大支持了我国的抗战。1942年,日军集结重兵进攻缅甸,企图切断中国抗战的唯一“输血管”和“生命线”——滇缅公路。为了抗击日寇和保障滇缅公路畅通,1942年3月我国派出十万远征军踏过畹町桥入缅抗击日军。1942年5月3日,日寇铁蹄踏过畹町桥,随之怒江以西2万多平方公里国土沦陷。1945年1月20日,中国远征军将日寇赶出畹町国门,滇西抗战全面胜利,创全歼守敌之范例,开收复国土之先声。畹町桥亦毁于战火,同月由美国工兵重建贝雷式钢架桥,一直沿用至今。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董事、Elite美国访学J1签证项目首席专家张伟用感概道,这次从北京来看望李勐会长和高堂及家人,不仅看到了普通百姓幸福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更是深刻领悟到国家强盛、民族富强的现实意义。当年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并肩作战,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军一道抗击法西斯。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正义战胜邪恶,中华民族赢得了抗日胜利!然而,由于当时的国力积弱,中华民族付出了惨痛代价,在二战后的利益分配也未能实现合理的诉求,比如领土完整。站在畹町桥上,瞭望邻国缅甸,适逢缅甸内战。在我国境的这一侧,街道秩序井然,老百姓岁月静好。历史和现实都在提醒我们,只有国家强大才有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会长李勐先生说,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站在畹町桥,仿佛能感受到十万远征军将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畹町桥,奔赴缅甸抗击日寇。我非常荣幸地参加过2015年9月在北京天安门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整齐划一的队伍和现代化的钢铁洪流见证了祖国的强大,终于可以告慰远征军将士的在天之灵。
中国远征军的后人杨东明偶遇李勐会长说,父亲杨凯是武汉人,在抗战时期响应国民政府“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应征入伍,加入三十八军孙立人将军的队伍,于1942年跨过畹町桥到缅甸抗击日寇,浴血奋战九死一生。随着缅甸战事的失利,不得不退守印度,也就是远征军驻印军,是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作战部队,为反攻缅北、协同中国远征军打通中国和印度公路、歼灭日军第十八师团立下了赫赫战功。父亲参与了芒友胜利会师,踏过畹町桥回到了祖国。1945年到1948年期间,父亲在潞江一带打游击。解放后父亲在保山地区工作,当过工会主席。1954年,父亲带领全家回到武汉,在机械部门工作直至退休。1983年父亲去世,按其遗愿,一半骨灰安葬在龙陵松山纪念塔下面的墓地,另一半骨灰魂归故里,安葬在老家杨氏家族墓地。我后来也踏着父亲的足迹来到了父亲曾经战斗打拼过的地方,在瑞丽定居下来。
中国远征军四川联谊会理事长林建峰因故无法前来参观,特意打来电话。林理事长介绍说,中国远征军四川联谊会前身为中国远征军联谊会,是由中国远征军老兵及其后人和志愿者组成的具有统战性、联谊性、代表性、服务性的团体。联谊会弘扬中国远征军精神,为幸存中国远征军老兵提供援助,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联谊会广泛联络和团结幸存中国远征军老兵及其后人以及关注中国远征军的志愿者,切实搞好自身建设,关心和照顾中国远征军老兵,积极募集资金关爱中国远征军老兵及抗战老兵。林理事长的父亲也是远征军的一员,名叫林金成,1926年1月20日生于四川省资阳县(今资阳市)。1945年2月12日入伍,被编入国民革命军五十三军一三0师三八九团一营一连,所在部队参加了滇西反攻战役,将日寇赶出了畹町、赶出了国门。
贺智泉先生向从美国远道而来的李勐先生赠送了一幅书法作品,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刘奇新先生书写的“你我远征”四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作品意义非凡。李勐先生表示一定带回美国,挂在墙上,缅怀远征军的先辈们。午宴上,贺智泉演唱了由杨明菊作词、张宏光作曲的歌曲《你我的远征》,歌声铿锵有力,歌词优美动听,唱出了对远征军英雄的顶礼膜拜,愿英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歌词是:
山风吹过,雨水淋过,
在那寂静的角落,
我听见你的召唤,
穿越滚烫的山河。
仰天哭过,回头望过,
为那梦中的家国,
你燃起复仇怒火,
唱响远征的军歌。
我看见山花朵朵,
开在那无人的山坡,
我听闻松涛阵阵,
把你的名字抚摸。
你的远征是我的荣耀,
你用热血把生命定格,
你没有归来的那条路,
深深地深深地刻在我的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