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e生活编译】据WECT报道,当侯湘华(Joe Hou)决定退出北卡威明顿(Wilmignton)餐饮业时,这并不容易。这是因为他永远不会忘记进入餐饮业的历程——不是餐饮业,而是美国。
我们先从他的传统开始。
“我是中国人,也是印度人。我出生在那里。”侯先生说,“我是天主教徒。我的生活很美好。”
侯先生是一家中餐馆的老板,他说很多人以为他在中国长大。

“每个人看到你都会以为你是中国人。”侯先生说,“实际上,他们从未意识到我从未在中国生活过。”
侯先生是一名华裔,在印度出生长大。他出生前,父母从中国搬到了加尔各答。
“他们不会说任何印第安语言——什么都不会。他们唯一相信的就是我们会在这里取得成功。让我们的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也持有同样的思维方式。
侯先生在印度一所天主教学校接受的教育为他移居美国做好了准备。
“在加尔各答,你可以选择去印度语学校,也可以去孟加拉语学校。加尔各答说孟加拉语,不说印地语。在那里,你还可以选择一个——去英语学校——那是天主教学校——和印地语学校。”


侯先生从小就养成了非常强烈的职业道德。早在十几岁之前,他就已经开始在家族企业工作。
“我猜大概是八岁或十岁。”
他的父母在进入制革行业(生产皮革)之前曾经营过一家自助洗衣店和一家修鞋店。高中毕业后,他的父母想让他为家族企业工作做好准备。
“我父母把我送到机械师学校学习操作机器。因为制革厂有很多机器需要我们操作。我们有很多劳动力。但我们没有很多熟练的劳动力来了解机器是如何运作的。”
完成机械师学校的学习后,侯先生在家族的制革厂工作。尽管制革利润丰厚,但他的心思并不放在制革上。他甚至没有想过在印度再找一份工作。他只想来美国。
“我们看了太多好莱坞电影。这是实话。你知道好莱坞电影——激动人心,你知道,灯光明亮,大城市。看着它,我要去那里。’”
他告诉家人他要去美国。这个消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

“我父亲说:‘不,不,不,不,不。我们的生意才刚刚起步,我们做得很好,你需要留在这里帮助你哥哥。’”
侯先生说,按照中国文化,妻子是家庭早早就选定的。他的父母也尝试过。
“我没有结婚。他们希望我结婚。我只是告诉他们‘没门儿’。我告诉他们‘至少给我一个机会做我自己。’”
他的母亲更能接受移居美国的想法。但对于他的父亲来说,这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我告诉父亲,‘当你漂洋过海来到印度时,你脑子里在想什么?你想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我说‘爸爸,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成为像你一样的人。’”
他花了两年时间才得到父亲的同意,这是他离开前必须得到同意的。他来到美国时已经 24 岁半了。他的第一站是哪里?
“纽约,纽约。”
他在那里待了八年,先是帮助一位在那里开餐馆的堂兄,然后与另外三个人合伙在唐人街开了一家自己的餐馆。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妻子——违背了他的文化——按照他的意愿坠入了爱河。
“萨莉(Sally)是一位非常好的妻子——非常支持我。”

两人将迎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并计划生下更多孩子,但不是在纽约。就在那时,他们踏上了前往北卡罗来纳州威明顿的旅程。
他在印度上学时的一个朋友住在谢尔比(Shelby),距离夏洛特大约一小时车程。他告诉侯先生,他认为威明顿是开餐馆和养家糊口的好地方。
“我从来没听说过威明顿。他说这不是一个很大的城镇,是个海滩边的大学城。他说那里有一家餐馆正在出售。”
1984年,侯先生最终买下了一家餐馆,并经营了四年。但真正的宝地是现在四川园(Szechuan 132)所在的位置,从1988年到现在。
中餐在当地人中非常受欢迎。到了90年代初,电影业蓬勃发展,侯先生也逐渐成为名人中的名人。
“朱莉娅·罗伯茨当时在拍一部电影——叫什么来着——哦,对,《与敌同眠》,我们成了好朋友。”
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里,他深受威明顿社区的喜爱。在四川园餐厅吃饭就像在亲密朋友或家人家里吃饭一样。他总是特意去餐桌边坐坐,和朋友聊天。

在经过有时充满挑战的旅程后,这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目的地。将生意卖给一个来自印度的夫妇,这个决定并不容易。
侯先生和妻子萨莉在威明顿抚养了三个孩子,但他承认在餐厅工作剥夺了他与孩子相处的宝贵时间。他和萨莉现在将时间分配给住在威明顿和教堂山两地的孙儿孙女。
“我不想错过我的孙子孙女们。今天,对吧,我知道我的孙女喜欢吃什么。她喜欢印度菜。我给她做印度菜。她参加越野跑,爷爷去看,对吧。”
侯先生说,如果可以重来一次,他什么也不会改变。对他来说,来到美国是一个祝福。
“来到美国,实现你的梦想。这是充满机会的土地。你可以成为真正的自己。即使今天,即使我们有很多负面的事情在发生,我仍然相信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