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百年老校清华大学,中美民间交流添新篇

在清华园合影。前排左至右:卫佩琳、卫高荣、柯秀亭、许庆红、黄莉清、王亚华、牛志文、李勐、张伟用。后排左至右:唐敏、姚炜娇、萧美勇、江孙东、陆健、刘洋。

■作者:绍山

2024年11月15日上午,美中经济文化协会(CAECA)访华团在中国北京访问期间受邀访问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庆红和清华大学留学人员联谊会秘书长王亚华在古朴清幽的清华园为人民服务小会议厅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双方就中美民间交流和清华情怀做了论坛。美中经济文化协会代表团成员卫高荣、牛志文、李勐、柯秀亭、萧美勇、黄莉清、陆健、张伟用、唐敏o、江孙东、刘洋、姚炜娇、卫佩琳等人参加了论坛活动。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访问团在清华大学大门口合影留念。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庆红(左)、留学生联谊会秘书长王亚华(右)在分别致辞。

清华大学留学人员联谊会秘书长王亚华在致辞中首先对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此次美中经济文化协会代表团到清北(清华、北大)访问,经由中央统战部介绍沟通,学校高度重视,校党委许庆红副书记代表学校接待。清华大学的前身为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文科、医学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学校校园面积482.84公顷,建筑面积338.87万平方米,馆藏总量585.50万册;设22个学院、59个系,开设91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4个。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医学和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在清华园小会议厅举办中美民间交流和清华情怀做了论坛。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创会董事长卫高荣致辞。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创会董事长卫高荣先生在逐一介绍了代表团成员后坦言,我1946年在台湾出生,毕业于台湾师大数学系。1978年和妻子、小妹和妹夫四人先后考取宾州州立大学,获得奖学金到美国留学。转眼之间,已在美国近五十年。在1984年至1986年期间,曾作为IBM China 系统工程师被派往中国大陆工作,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百废待兴和积极向上,中国的百姓从曾经的一无所有到今天的一无所缺,中国的发展速度就像中国的高铁速度一样快。2001年6月7日,我受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在明理楼5层532大会议室做了题为《美国主流社会——美国国会、联邦政府及地方议会、政府的管理体制及运作内幕》的专题演讲,今天再次来到清华大学倍感亲切。欢迎清华大学到北卡州访问、考察、交流,学习。另外,我们这次组团回中国访问,昨天是第一站,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侨办主任陈旭代表政府接见了代表团一行,双方友好会谈了两个多小时。陈旭主任是清华优秀校友,曾经担任过清华大学的党委书记,昨天会见我们的时候还谈到清华大学,今天访问清华大学是我们访问的第二站,备感荣幸。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董事长牛志文致辞。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董事长牛志文先生致辞说,我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后在加拿大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从事税务工作三十多年,主要研究税法,对中美的税制比较了解。第一次走进清华大学,感觉就像走进国家森林公园,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下学习、工作,一定可以做出好的成绩。北卡州是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地方,杜克大学、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北卡州立大学都是美国知名的大学。北卡州还有一个一百多年的私立大学叫坎贝尔大学(Campbell University ),学校的常务副校长约翰·罗伯森(John Roberson)博士请我代为传达他们的合作诚意。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董事黄莉清致辞。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董事黄莉清女士致辞说,我到美国已经三十多年,今天非常荣幸能来清华大学参加这个活动。第一次踏进清华大学校园,来到年轻时梦想的地方。我主要从事文化旅游,在暑假期间会组织美国学生到中国参加夏令营,有的在济南、有的在江苏、或者其他地方,清华大学是参访重点,是每一个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必到的打卡地。我感觉清华大学环境特别好,许书记、王秘书长的热情接待让我们有回家的感觉。尽管室外寒风刺骨,我们心里却是暖呼呼的。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董事张伟用致辞。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董事张伟用先生致辞说,我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MBA,很开心和荣幸能陪同CAECA代表团回到母校。作为CAECA驻京代表,我愿意做为母校和CAECA的桥梁,为中美教育文化交流这项有多重意义的事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一方面,CAECA立足美国、链接中美,领导层和董事会、顾问团队都是爱华友华,以各自的方式积极推动中美交流。习主席提出的“中方未来五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CAECA团队都非常为之振奋,也切实有参与此事,号召、组织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如果母校感兴趣,我们可以帮助清华在美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招生宣传工作,促进来华留学生和夏令营的招生。另一方面,CAECA在美国有强大的资源,包括美国政府系统、学术界和企业界,也乐意帮助想去美国交流学习、创业发展的优秀人才牵线搭桥。我所从事的美国访问学者业务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家链接各种资源,也很期待能助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董事陆健致辞。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董事陆健先生致辞说,我2001年到美国留学,2017年回国创业,主要做妇女产后康复,并融入预防学的理念,效果很好。目前与16家省级妇保院、80多家地级市妇保院、400多家县级市妇保院合作。上清华是男孩子从小的一个梦想,我当年高考离清华大学差几分,考进了南京大学。我去年才移民美国,算一个新移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把美国好的企业引进到中国投资,吸引中国的企业去美国上市,促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在两国政府交往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会长李勐致辞。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会长李勐先生致辞说,我来自云南省中缅边境小镇,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调走,只能在当地农村找代课老师。找了半天找到一个老师,据说找他的理由是他能看得懂小说《三国演义》。地处边境,师资力量有限,学习环境欠佳,我从小没有考上清华的梦想,只想着能走出大山,去大城市读书就心满意足了。我1991年去美国,34年一路走来,我感觉如果能与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不会比别人差。2011年我回到中国,第一站到北京邮电大学做演讲,开启了和高校的结缘,后来又到陕西西北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云南省农业大学、昆明学院、保山学院等多所高校演讲。中美之间需要多沟通交流,前些年,我曾组织过一次美国北卡州大学生访问中国,他们是杜克大学、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北卡州立大学的学生,来之前对中国了解甚少。我教他们学会使用微信,带他们访问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瑞丽市高中、瑞丽市边境小学,通过全方位的参访交流对中国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微信和中国学生交朋友。如今他们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至今对中国非常友好,希望能再次来中国走访。国与国之间就像家与家之间一样,通过多走动多交流,总是能消除误会,增进友谊,合作共赢。

接下来,美中经济文化协会代表团成员柯秀亭、唐敏、萧美勇、江孙东、刘洋一一致辞,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清华情怀,以及中美民间交流的重要性。

美中经济文化协会访问团走在清华大学校园里。

清华大学校党委徐庆红副书记在致辞中热烈欢迎代表团,感谢大家对清华的厚爱,并希望代表团成员对清华有更多的了解,大家把真诚的情怀化成实际行动,进一步扩大清华在美国的影响力,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更好地加强中美之间的交流合作。建校113年以来,清华大学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始终结合在一起。三年前建校110周年庆典前夕,习近平主席回母校考察,评价清华大学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丝丝相扣”。清华的发展确实与国家命运连在一起,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研究产出了一批好的科学成果,在各个方面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是清华的办学风格,建设一流大学更要注重开放、交流,才能成为国际知名高校。

论坛结束后,代表团在清华园门匾前合影留念。清华园门匾是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沧海桑田,百年瞬间,祝福清华大学,愿世界和平,普天之下合作共赢。

2001年6月7日,卫高荣先生受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做了题为《美国主流社会——美国国会、联邦政府及地方议会、政府的管理体制及运作内幕》的专题演讲。
在清华园小会议厅门口为人民服务牌匾下合影留念。

Leave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