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之约,声声不息——RTP华人合唱团30周年庆典音乐会温情落幕

艺术指导张雅玲智慧合唱团全体阵容演唱

5月9日晚,春意尚存,夜色温柔。

北卡凯瑞的 Resurrection Lutheran Church 内,歌声悠扬,人声鼎沸。“同声之约”——RTP华人合唱团三十周年庆典音乐会如约启幕。这是一场跨越时光、情感丰沛的音乐盛宴,见证着这个由华人移民自发创建的艺术团体走过三十载风雨的非凡旅程。

现任团长陈海涛(右一)将前任团长请上前台,分别是:陈洁、熊雪莹、栗晓峰、鲍德强、曾昭邦、韩迪、温大岭、邵艾、毛兰(从右至左)。左一是艺术指导张雅玲。
曾经担任艺术团艺术指导的陈秀珠、徐长伟、邓江、殷春红和现任艺术指导张雅玲(前排从右至左)与历任团长合影

从1995走来,三十年不曾停歇的歌声

1995年圣诞节前夕,在IBM工作的王小春和几位朋友在聚餐中一拍即合:“其它州都有合唱团,我们也组织一个,好不好?”RTP华人合唱团随之诞生,成为北卡三角区中国大陆移民首个华人文艺社团。

三十年来,团员一茬接一茬,团长接力传承已有17位,但合唱团从未中断——不忘初心,以歌会友,团结互助,积极服务社区,弘扬中华文化。正如现任团长陈海涛所说:“30年来,团员们新旧更替,但我们的声音从未停止。”

陈海涛主持音乐会

一台演出,三十年情

这场三十周年演唱会不仅是一次音乐的展演,更是一场情感的凝聚。音乐会由14个节目组成,涵盖经典民歌、诗词新唱、世界名曲与当代金曲,形式多样、曲风丰富,淋漓展现中华情怀与艺术魅力。

女声小合唱《葡萄园夜曲》
成林领唱《回娘家》

欢快诙谐的《回娘家》为音乐会轻松拉开序幕;深情款款的《从前慢》《锦瑟》《城南送别》唤起对过往时光的无限追忆;《同桌的你》和《又见炊烟》唤醒无数人的青春记忆;《清晨我们踏上小道》《葡萄园夜曲》展现女声的灵动与柔情;《嘎哦丽泰》传唱民歌经典,而新近流行的《世界赠予我的》首次排练并登台献唱,充分体现了艺术指导张雅玲的用心,以及合唱团的实力与创新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华二代学生——Albert Qin、Chloe Li、Iris Wang、Ian McCracken 担任钢琴伴奏。他们的从容演奏与舞台风范,成为当晚一大亮点。音乐的火种,悄然在下一代心中延续。

Chloe Li、Iris Wang和妈妈
Chloe Li在伴奏中
Albert Qin 伴奏
lan McCracken伴奏

前辈重聚,今昔同台

这场音乐会的意义,不仅在于舞台上的演出,更在于时光中的重逢。九位前任团长——韩迪、鲍德强、栗晓峰、曾昭邦、毛兰、邵艾、熊雪莹、陈洁、温大岭齐聚一堂,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其中五位至今仍是合唱团的活跃成员,当晚也参与演出,与新一代团员并肩共唱,用歌声传递精神,用音乐连接岁月。

男生小合唱

前任团长温大岭动情地说:“我们不仅唱了歌,更重温了友情。”资深团员冯小霞也表示:“我们上班族都很忙,但仍然enjoy这次音乐会,真的很感动。”

冯小霞演唱《爱情像一只自由鸟》

而被誉为“合唱团灵魂”的艺术指导张雅玲,更是以她一如既往的专业与热情,担纲指挥和部分伴奏。“我能为大家做一点事情,非常开心。”

成林演唱《夜后的咏叹调》
雷达、邵艾演唱歌剧《沂蒙山》中的咏叹调《爱永在》

声声不息,是文化的传承,是社区的温度

从1995年聚餐中诞生的一个想法,到2015年登上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唱响《黄河大合唱》,再到2025年“同声之约”音乐会座无虚席、掌声雷动——RTP华人合唱团的三十年,是一代代移民用歌声记录生活、寄托情感、融入社区的缩影。

他们唱过春节的喜悦,也唱过离别的忧伤;他们曾在央视《新闻联播》中亮相,上过《人民日报》海外版。当年的作者、曾担任团长的熊雪莹也来到现场观赏这场演出。

他们是医生,是工程师,是教师,是科研人员,是普通父母,是在社区中默默奉献的志愿者。而站在舞台上,他们只有一个身份——热爱音乐的合唱团员。

“希望更多人加入合唱团,加入艺术团体,共同建设我们华人社区的美好家园。”陈海涛的发言,是对未来的呼唤,也是对文化传承的承诺。

音乐是桥梁,也是灯火。三十年来,RTP华人合唱团用声音连接彼此,用热爱点亮生活。正如压轴曲目《同一首歌》所唱:“我们同唱一首歌,心连心。”这不仅是一场庆典演出,更是一段集体记忆的回响,一次文化根脉的回望,一次华人社区的深情相拥。

合唱仍在继续,歌声依旧绵长。三十而立的北卡RTP华人合唱团,正拥抱一个更加坚韧、更加辉煌的新纪元。

2015年登上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唱响《黄河大合唱》的团员们,在30年庆典音乐会上留影。
音乐会现场

Leave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