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北约峰会结束后,美国总统拜登在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发表关于北约的演讲。
来源:BBC
在刚刚结束的北约峰会上,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韩国等四个国家(即“IP4”,印太地区四国)的领导人再次受邀出席,加强了与北约之间的合作关系。北约31个成员国发表公报,对中国发出了迄今最为强烈的谴责。北京对此作出愤怒回应。
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为期两天的峰会中,北约领导人发表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称中国以其“公开的野心和强制性政策”挑战了北约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并抨击中国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
“中国使用广泛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工具来增加其在全球的涉足和投射力量,同时对其本身的战略、意图和军事建设保持不透明”,北约领导人在公报中表示。
北约的声明以该组织去年发布的“战略构想”为基础,该构想标志着北约首次提及中国,并指出其野心和政策所带来的风险。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国际关系教授朱志群指出,这次北约峰会在立陶宛首都举行,这里已经成为“欧洲反中的急先锋”,“联合公报对中国措辞强烈,应该多少跟立陶宛的努力有关。”
朱志群教授认为,北约有扩张到亚太地区的意图,并将进一步参与美国对中国的遏制,美中关系和中欧关系也将更加紧张。
谴责中俄关系
北约领导人还对中俄关系进行谴责,称中国正在与俄罗斯“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并利用其经济实力“制造战略依赖并增强其影响力”。
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周二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正日益挑战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拒绝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威胁台湾,并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建设。”
北约领导人敦促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之一,要发挥“建设性”作用并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7月12日在记者会上回应称,“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基础之上,两国关系超越冷战时期军事政治同盟模式,树立了大国关系范式,这与北约国家大搞‘小圈子’和阵营对抗有本质区别。”
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中国迄今为止拒绝谴责俄罗斯的立场,并在经济上支持俄罗斯。中国官员指责北约东扩是俄乌冲突的罪魁祸首,这种说法与俄方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北约峰会公报发表后的次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告诉外界说:普京的中国之行已“提上议程”,具体访问日期将在最终确定后公布。
“现在绝对是保持俄中双边关系高速发展的好时机”,该发言人表示。
挺进亚太?
北约正推进与亚太四国进行合作,包括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韩国。这四个国家都是乌克兰的坚定支持者,都誓言将继续向基辅提供援助。
这四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了本次北约峰会。他们担心该地区因与中国和朝鲜等关系带来的紧张局势将进一步加剧。
北约希望在日本东京设立联络处,如果成功,这将是亚太地区的首个联络处。但由于法国强烈反对,该计划受挫。
法国在本次峰会中也抨击了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但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峰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北约与其他地区国家建立伙伴关系是好事,有助于共同管控在印太地区、非洲及中东的安全问题,但不应超越地理因素。
马克龙强调,“印太地区”并非北大西洋,北约不应有企图在地理上扩张,并给人留下在其他地区建立认受性及地理存在的印象。
北约向日本、韩国、澳洲及新西兰四国分别提出“订制伙伴关系计划”(Individually Tailored Partnership Program),包括海上安全、新科技、网路、气候等领域的合作,深化关系。
比如韩国,与北约签署的伙伴关系计划涵盖11个领域。根据计划,双方将例行召开高级政治和军事会议;增强国防力量,并在互操作性领域挖掘合作机会。
韩国还将与北约建立旨在加强反恐力量的协商机制,并参与北约的反恐演习;双方还将加强网路防御合作。
朱志群教授指出,北约缺乏自我反省,没有从俄乌战争中吸取教训,即北约扩张时必须考虑各方的安全利益。 虽然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不对的,但北约东扩威胁到俄罗斯是主要原因之一,北约却不愿承认这一点。
他认为,对于中国来说,亚太四国参与北约峰会,中国的安全环境将继续恶化。 “北约有责任说明它东扩的理由以及如何能促进亚太地区安全,而不是起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