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纽约时报 2022年12月12日
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直到最近都仍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坚持抵抗新冠的国家。但在未来几周,中国将迎来一大波疫情的冲击,一名高级卫生官员预测可能会有多达数亿人感染。
本周,北京朝着与新冠共存迈出了最重大的一步,彻底放弃了不受欢迎且代价高昂的“新冠清零”政策,即通过封锁和大规模隔离来达到清除感染的目的。这一急转弯引发了对医疗系统压力过大的担忧,即便在常态下,医疗系统也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一个月后情况可能变得更糟,届时全国各地的民众都将在春节期间踏上探亲的旅途。
中国新冠防控专家组的顾问冯子健本周表示,这波激增的疫情可能会感染全国14亿人口的60%,即超过8.4亿人。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将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新冠病毒。
与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如今面临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威胁,这种病毒具有高传染性,但目前要比此前的变异株更加温和。与全世界不同的是,中国有近三年的时间来为感染激增做好准备。但它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封控而非疫苗接种之上,未能帮助民众做好与新冠共存的准备,哪怕许多专家都警告过,这样的结果不可避免。
“无论他们是否坚持新冠清零,都会出现大量感染。”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说。
问题在于有多少感染者会发展为重症,需要更多医疗护理。甚至连当下情形都并不明朗。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官方数据,截至周五,全国共有159例重症患者,比本月初增加了约60例。
“这个数字还是很低,因为实际上现在应该有很多确诊病例被漏报。”金冬雁说。他还补充说,另一个难点在于,对“重症”的定义可能因地而异。
可以确定的是,政府正在为这波感染巨浪做准备。官方周五宣布,计划将医院的重症监护床位容量翻一倍,并为其增加医护人手。此外还要升级以往为隔离密接者建造的临时设施,将其改为亚定点医院。官员们还表示,社区工作人员将划分居民风险级别,根据疫苗接种情况、年龄和其他健康状况,为其分配不同颜色的标记,代表不同程度的风险,不再依据密接追踪和感染情况监测居民。
中国希望将医院床位留给病情最重的感染者,但几年来一直在渲染新冠恐惧的官员们现在要做的,是说服大多数感染者居家隔离。将新冠患者安排至社区卫生中心就诊的分流机制已经建立,但大多数民众并不习惯去医院以外的地方看病。政府依靠大批志愿者拨打电话,为居家病例送去感冒药品和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但已有初步迹象表明人手配备不足,必要用品也出现短缺。
中国现在才开始加速疫苗接种,由于资源都被转移到全国性大规模检测系统的建设和执行之上,这项工作在春季已基本停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中国有超过6亿疫苗接种者尚未注射加强针,这是预防接种已被证明防护力较弱的中国疫苗的人出现严重病例的必要先决条件。在8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只有40%的人接种了加强针。
在周三宣布放松后,官员们匆忙编写了从居家隔离到抗原检测在内的各种新规定,并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感染腾出资源。
医学教授兼新加坡卫生部国家感染防控委员会主席戴尔·费舍尔表示,中国卫生官员必须准备好更多病床、随时可用的呼吸机,并对医务人员进行调动。
中国近来迅速采取行动,将重症监护床位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多,从一个月前的每10万人不到四张增加到了10张。
国家卫健委周五还表示,可能将106000名医生和177700名护士调至重症监护病房工作。根据最近于2020年公布的官方数据,中国为每千人服务的注册护士为三人,执业医师则为两人。
随着当局对新措施迅速作出反应,一些变动带来了混乱。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周三要求减少核酸检测的新规刚下达,当局就拆除了许多检测点。但到周五,国家卫健委又表示不应随意拆除检测点,这些检测点应为那些必须进入仍需核酸阴性证明的养老院和医疗机构的人开放。
随着北京的感染增加,许多人在医院排起长队购买退烧药和家用检测试剂盒。一些城市的居民报告说,医院拒绝接诊有症状的人,告知他们阳性病例必须先由街道官员报告。
北京居民韦克曼·王说,他七岁的儿子本周早些时候被鱼骨卡了喉咙,他想带儿子看医生,但儿子的核酸结果是阳性。负责监督社区防疫政策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他,医务人员无法安排就医的闭环转诊,建议他要么自己带孩子去医院,要么致电家庭医生。
韦克曼·王说他的妻子试着给当地好几位家庭医生打电话,这些医生曾被迅速召集起来帮助解决社区医疗问题,但没有一个号码能打通。
“我很绝望也很内疚。”韦克曼·王说。“当我的孩子遇到危险,我却没法解决问题,也没法确保他的安全。”
北京市西南部丰台区居民斯佳丽·张说,她在检测呈阳性且发烧近38摄氏度之后试图前往医院就医。
她说自己叫了好几次救护车,但打120总是占线。她说她家附近一家药店已经没有退烧药了。
“我都发烧三天了,没有专业人士给我建议,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说。
费舍尔表示,由于此前对病毒严重性的不妥协立场,中国官员如今的巨大挑战在于如何缓解公众的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