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汉协和医院
五一过后有人发现身边的朋友们又阳了也有一部分人躲过了去年底和今年初的感染高峰期却在近期被查缺补漏意外“首阳”了微博上“全国都在咽喉炎吗”和“二阳”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榜也让大家对“二阳”隐隐担忧
“二阳”会比“首阳”症状轻吗?
咽喉痛可能就是阳了?
“二阳”需要用药吗?以上热点问题
一起听听协和感染性疾病科专家李伟教授的解答!
01二次感染新冠的风险高吗?
针对病毒二次感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的天然免疫,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对各种入侵的病原微生物能快速反应。天然免疫包括(1)呼吸道黏膜系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的患者,黏膜受损,免疫力会下降;(2)固有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3)固有免疫分子如补体、细胞因子、酶类物质等;(4)感染后主要由淋巴细胞形成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第二道防线。
这两道防线的水平受较多因素影响(1)先天的家族免疫遗传背景;(2)后天因素包括营养状况,基础疾病等;(3)是否劳累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4)首阳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下降的速度有个体差异。
除此以外,是否二次感染影响因素还包括是否在病毒浓度高的地方滞留以及口罩手卫生执行情况等。所以,每个人是否会发生新冠二次感染风险无法预知,也没有预测标准。就风险比率来说,国外的文献报道,新的一波的感染者包含的二次感染人群大约占15%,也就是说新一波的感染者还是以“首阳者”为主,但由于隐性感染者未检测甚多,此数据是否客观尚不明确,国内尚未有相关数据统计。
按目前的这波疫情,重点仍是保护脆弱人群,降低老年人和肥胖以及基础病患者的首次感染风险、二次感染风险。
02“二阳”症状会轻一些?
根据文献报道,对于大多数青壮年和儿童,新冠二次感染的症状会减轻,但要注意感染后的休息,感染后不能过度劳累,以避免并发症出现。对于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以及肥胖者,由于他们初次感染往往较重,且无论是免疫功能还是肺功能都康复得更慢,在此基础上发生二次感染的症状往往比初次感染更重。
03喉咙痛就是“阳”了吗?
这一波新冠感染主要流行株为ⅩBB.1.16,仍然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临床表现也类似,其症状大部分更轻,尤其是二次感染者,主要局限在上呼吸道,喉咙痛仍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流感,疱疹性咽峡炎,一些细菌感染例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等也可引起喉咙痛,并不是喉咙一痛就是“阳”了。如果怀疑感染了新冠,可以自测一下抗原,大多数情况下是准确的。
04感染了新冠,抗原会测不出来吗?
影响抗原结果导致自测失败的主要因素是检测操作不合格,例如采集前被采样者大量喝热水喝碳酸饮料,采样时刮咽部过轻或不到位,检测板上滴样不足等,尤其是老年人,易发生自测失败,需要家人协助。
05“二阳”如何规范用药与治疗?
“二阳”如果发热可以适当用退热药物。对于脆弱人群,老年人,基础病患者,肥胖者,除退热外,仍建议在发病三天内开始抗病毒治疗,可选择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
当“二阳”者出现高热持续数日不退,或出现呼吸困难,不吸氧指脉氧饱和度低至93%以下,往往需要去医院治疗。脆弱人群即老年人和肥胖以及基础病患者如果有症状需要马上检测抗原和指氧,假如他们的家人或周围人感染了,他们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需要每日密切检测抗原,一旦抗原阳性,除了马上开始抗病毒治疗以减低重症风险外,当他们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且指脉氧饱和度降低至93%以下,即使没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也应立即就医。如果出现基础病急剧恶化加重也应立即就医。
06哪些人群需注意?
未被感染的人群;
免疫水平已经下降的人群;
存在免疫缺陷人群。
07近期还有哪些传染病需要注意?
近期成年人除新冠外,仍需注意流感和腺病毒感染的可能。儿童除流感外,更需注意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可能。肠道病毒感染常导致儿童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病毒性脑炎等,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和肺炎。
在气候多变之际,我们仍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场所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勤洗手、保持手卫生,还要注意平衡膳食、锻炼身体、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等,提高个人的免疫力。
据了解,本轮除了“二阳”的人群有所上升
还有部分此前一直未阳的人
“首阳”患者如何顺利“渡劫”?
居家期间如何用药?
用药有哪些禁忌?
小编带大家再复习一遍!
以下4类人群应慎用布洛芬:
● 严重的冠心病、心衰病史患者;
● 严重的消化道溃疡、出血病史患者;
● 因慢性病治疗,需要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患者;
●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
以上人群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替代布洛芬,但对乙酰氨基酚每天的剂量要控制在两克以内,确保安全性,特别是合并使用复方感冒药物治疗期间。
连花清瘟:这些患者慎用
连花清瘟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组方主要针对热证感冒,对于风寒感冒并不适用。连花清瘟中主要含有金银花、麻黄、苦杏仁、大黄等中药,过敏体质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以及老年体弱及脾虚便溏患者应慎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弱患者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药。
连花清瘟胶囊是针对有乏力咳嗽伴发热的人群治疗用药,对于没有感染,或者没有相关症状的人,也不推荐使用。
退热药和复方感冒药不应重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为解热镇痛药,而感冒灵颗粒、维C银翘片、氨酚伪麻美芬片/氨麻美敏片(如日夜百服宁、白加黑)等常用复方抗感冒药中也大多含有该成分。如果在服用上述复方抗感冒药的同时,又服用了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就可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服用过量,严重时可造成患者肝肾功能损伤。服用感冒药前需要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核对药物成分。
止咳药、化痰药不建议同时服用
止咳药和化痰药不建议同时使用,也不建议间隔时间服用。止咳药通过降低呼吸道感觉神经对刺激的敏感性,达到止咳的效果,如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复方樟脑酊、那可丁片等。干咳的时候适合服用止咳药,如果有痰时不建议盲目使用镇咳药,因为咳嗽是排痰的防御反射,有痰时使用止咳药会让痰滞留,容易堵塞呼吸道,引起呼吸不畅,也可能会加重呼吸道感染。
祛痰药不是使痰液凭空消失,而是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如乙酰半胱氨酸片、盐酸溴己新片、羧甲司坦片等。但是吃祛痰药后,气管内会出现大量稀释过的痰液,急需被咳出,如果和止咳药一起吃,咳嗽排痰会受到抑制,可能会导致已经稀化的痰液堵塞气管,加重症状。
因此,止咳药和化痰药不能一起用,干咳可单独使用止咳药,咳嗽有痰的情况下可单用祛痰药。
中成药只选一种服用
中药感冒药尽量只选一种服用,没必要两三种一起服用,这类药多含有清热解毒类的苦寒药,叠加使用易伤脾胃,不利于愈后,疗效也不会提高。中药西药如服用也应间隔1小时,避免互相影响。
不要擅自增加用药剂量
有些人认为自己体重大或抱着尽快退热的目的,擅自增加退热药剂量,这种行为非常不可取,易导致药物过量引发肝肾损伤,建议大家严格遵守说明书的剂量用药。
发烧低于 38.5°C 且不难受
可以先不吃退烧药
发烧其实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当病毒、细菌等侵袭身体时,身体会主动把体温升高。这样不仅会让病原微生物的活性和繁殖变缓,还会增强免疫系统让它们更好地战斗。
体温在37.5~38.5℃之间时,优选物理降温,当体温升至38.5℃以上可以使用退热药。
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症状较重但体温未升至38.5℃的发热患者,如果出现精神萎靡或合并其他系统症状,也可谨慎服用退热药。退热药使用一般不应超过3天,若症状仍未缓解,建议就诊。
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
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老年人以及合并基础疾病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专家提示
服药期间,不要饮酒。服用解热镇痛药后喝酒,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加倍。常用的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本身会加重胃黏膜的损坏,如果再加上酒精的作用,共同损伤胃黏膜,可能引起胃溃疡甚至胃出血和胃穿孔。
服药之后,不要驾驶车辆。服药后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嗜睡、头晕等症状,因此最好不要驾驶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