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欣欣向荣(北卡夏洛特)】
20世纪前,欧洲人还瞧不起美国。尽管那个时候美国人已经用枪炮赶走了老来要税的英国人,他们仍然对“祖国”很热爱,对英国人唯唯是诺。可是英国人就不然了,1851年伦敦举办的世博会时,英国幽默杂志《笨拙》(Punch)酸酸地说:“在仅有几艘小船组成的船队里,就是美国艺术和制造业的全部家当了……一堆肥皂上面放着几把科尔特左轮手枪,来自辛辛那提的腌菜飘浮在醋蜜上。”提都没提技术水平很高的麦考密克收割机。美国那时候还没有太多的愤青,对这些讽刺打击很有耐心。
后来美国打了内战,扫除了障碍,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该是把那口憋着的气吐出来的时候了。1893年,美国在芝加哥办了世博会,这次土枪换炮:菲利斯摩天轮、爱迪生电灯、柯达胶卷替换了左轮手枪,肥皂和腌菜换成了琥珀爆米花、箭牌口香糖、和蓝带啤酒,向世界展现无穷魅力,从此走上强国之途。
那个时候美国可是靠高科技,这些东西也是美国人自己造的,货真价实。可是想一想早先移民美国创业的都是什么样的人物? 普林斯顿有教授加特纳(John D. Gartner)著书证明,在艰苦卓绝的情况下,冒着难以克服的困难,飘洋过海来新大陆的几乎都是“躁狂症患者”(hypomania)和他们的后代,比如国父汉密尔顿、福特、卡内基等。美国人中,D4-7等位基因(D4-7 repeat allele)很高。这种基因可能是造成躁狂症的根源。躁狂症状是敢于冒险,精力充沛,工作起来忘掉一切,情绪极度热烈,亢奋和疯狂。
如果人类从非洲走出是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那么曾有过第二次大移民。后者虽然在规模上比前者小,但在意义上是巨大的,它的方向与第一次相反。如果每一次移民就是一次筛选,第二次大移民意味着在多个部落基因基础上,进行了三次筛选。
因为从历史上看,一些日耳曼部落当时是因为成吉思汗的入侵,逃出家园,流落在外。他们后来定居在罗马帝国,完成第二次大移民的第一次筛选。罗马帝国崩溃后,他们其中的一些部落又跋山涉水,越过英吉利海峡去大不列颠岛,而完成第二次筛选。从那里,日后,祖先是来自日耳曼部落和安哥拉撒克逊部落的英国人(Englanders specially)的移民者乘坐“五月花号”以及随后的船只,在新世界登陆,完成了第三次筛选。每一次筛选,出走的,都是好动、不安分、情绪容易激动的人,留下循规蹈矩、安分守己、老老实实的人。好动、不安分、情绪激动的基因一次又一次被加强、被放大。三次之后,他们后代的这些特点就非常明显了。
这样看来,科学家分析出来美国人的基因中,D4-7等位基因占比例很高(这是所谓的“成功”基因),并非空穴来风。
美国人的祖先都是不安分的人,他们的后代也是创业者、企业家和管理人员的人选,可是他们不能务实,不能把自己埋没在日常劳动的烦琐中。因此,他们就去非洲和亚洲,买来甚至抢来奴隶为他们干艰苦的体力。
世界进入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空前发展,体力劳动逐渐被机器所代替,非洲来的苦力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脑力劳动需要有人源来完成。恰逢一二次大战,旧世界兵荒马乱。安定、富庶的美国靠优惠的移民政策,吸引了不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科学家,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由他们在新世界里继续钻研(爱因斯坦就是这个时候来到普林斯顿)。科技力量雄厚,又靠着金本位取代银本位,美国人从英国人那里一举夺过霸主的位子。
美元是关键。各行各业的尖端都由外国人来搞了,那些土生土长的,最聪明的美国人都在哪里?华尔街上!华尔街上的报酬很高,那里的职业挑战性很强,吸引敢于冒险,精力充沛的工作狂和情绪亢奋的人,那里是真正的美国人,真正的精英,他们具有D4-7等位基因,他们是躁狂症患者的后代。
因此,看起来掌握“硬”的知识、奋发图强不重要了,反正世界上各种人才都在削尖脑袋往这里钻。美国名牌高校的申请标准“软”了,都是要多才多艺、勇于冒险、具有领导魄力,学习成绩次要,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后代。这样下来,似乎中小学校的教育方针都改变了。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统考中,美国中小学生的成绩总是排在后面。美国的决策人物一点也不犯愁。
接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到来。美国的微软、苹果、因特尔、戴尔……后来的阿尔法、亚马逊、面书(Facebook的正确翻译)……层出不穷,远远走在世界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