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颈动脉斑块,就离脑梗不远了?做好4点,斑块或可变小

来源: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57岁的杨大叔两年前被诊断出有颈动脉斑块,但杨大叔并未感觉到身体有其他不适,于是也没有在意。这天,杨大叔约了几个老友,打算去镇里大澡堂泡澡,澡堂里温暖又舒服,杨大叔坐在澡池子里迟迟不肯起身。

老友劝他别泡太久,不然起身要头晕了,杨大叔这才慢悠悠的爬上来。刚准备拿浴巾包着身体的时候,杨大叔忽觉两眼一黑,头晕目眩。站了一会儿,症状并没有好转,还出现了一边发冷,一边大汗淋漓的情况。

老友刚想上前询问,就见杨大叔晕倒在地。等救护车赶到时,杨大叔已经丧失意识,无自主呼吸,颈动脉搏动消失。即便通过一系列抢救,心电图还是呈直线状态,最终还是没救回来

据老友描述,杨大叔平日身体挺好,今天也就在澡堂泡了大约一个小时,谁也没想到突然就脑梗出事了……

发现颈动脉斑块,就离脑梗不远了?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约2亿人有颈动脉斑块,通常在50岁左右形成,但在二三十岁人群中也有发现。查出颈动脉斑块,是不是就意味着一定会得脑梗死呢?

事实上,这是一个认知误区。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医生李志伟表示,只有不稳定的斑块才会导致脑梗死,而稳定的斑块一般不会引起意外发生。

颈动脉硬化斑块是指颈部动脉血管壁增厚变硬、形成斑块和管腔狭窄。引起颈动脉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年龄、抽烟、酗酒、肥胖、熬夜、基础疾病等。根据斑块的性质可以分为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

其中不稳定斑块也称为高危斑块,指在动脉硬化斑块中发展迅速、具有血栓形成倾向的不稳定性高危斑块。这种斑块非常容易引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约75%的急性心肌梗死与易损斑块的破裂导致

想要斑块变小,这几点尽量照做

当诊断出颈动脉内的斑块,是否有机会控制或逆转?

对此,长沙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七病室主任兼神经病学学科主任毛新发表示,答案是肯定的。颈动脉血流缓慢,且有湍流,因此非常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我们都知道,胆固醇是粥样斑块形成的主要“原料”,而胆固醇由于生活习惯有关;另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也是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只要早期积极干预,已经形成的斑块还是有可能逆转的。

毛新发解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降低53%,78%的患者可实现斑块逆转,在医生指导下将三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也有利于控制斑块发展。

想要逆转斑块,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控制总热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全谷物,多吃深海鱼,少吃高脂肪食物,少吃盐和糖,严格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

其次,戒烟并远离二手烟。戒烟可以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不仅是吸烟者戒烟,不吸烟者也要尽量远离二手烟。

再次,积极运动,建议每周运动150分钟。运动是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有效干预措施,选择合适的运动,可以有效消退斑块形成。

最后,通过药物把“三高”降下来。除了生活方式干预,也要注意用药,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或已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人群,一定要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5个洗澡习惯易致猝死,尽快改掉

洗澡是平常不过的事,但错误的洗澡方式,却会给身体埋下祸端:

1、洗澡时间过长

对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泡澡时间过长,毛细血管扩张,容易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从而造成猝死等危险情况发生。

2、洗澡水温过热或过冷

洗澡水的温度应接近体表温度,一般以35-40℃的温水为宜。若水温过高,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容易引起脑供血不足,发生缺氧;水温过低,则容易使皮肤毛孔紧闭,血管收缩,散热受阻,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严重的话还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3、先洗头再洗身子

洗澡应该是从脸到身子,最后才是洗头。这样可以避免冷热交替刺激导致头部血液流通不畅,同时经过前期,头皮在水蒸气中得到滋润,更有利于清洁及头皮健康。

4、酒后或饭后洗澡

饮酒后马上洗澡,热水会导致体表血管扩张,大量血液从内脏转移到体表,脑、心、肾等严重缺血,更容易诱发心梗风险。同样饭后也不宜洗澡,刚吃饱的时候,血液集中流向胃部,供给心、脑的血管相对减少,此时洗澡,血管扩散,不仅不利于消化,也会对心脑血管造成负担,容易发生晕厥。

5、体力或脑力运动后洗澡

出汗后马上洗澡,机体受到热水刺激,也会导致肌肉和皮肤的血管扩张,使其他器官供血量不足,对于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而言,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颈动脉斑块并不意味着就会引起急性脑梗塞,但若查出动脉斑块,仍不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对其加以重视,很可能斑块就会成为“定时炸弹”,一旦引爆,措手不及。

Leave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