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经济疲软拖累,中国出口出现3年来最大降幅

【华e生活】据路透社报道,上个月,中国出口出现了自三年前新冠肺炎大流行爆发以来的最大降幅,原因是全球经济疲弱给中国政策制定者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他们采取新的刺激措施。

在第一季度快速回升之后,中国疫情后的复苏势头有所放缓,分析师们现在下调了对今年剩余时间经济的预测。

中国海关总署周四(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继5月份下降7.5%之后,6月份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出口同比下降12.4%,低于预期。

进口收缩6.8%,高于4.0%的预期降幅和上月4.5%的降幅。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中国经济学家黄子春表示:“全球商品需求下滑将继续拖累出口。”在接近年底触底之前,出口可能会进一步下滑。

“但好消息是,国外需求下滑的最糟糕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她补充道。

海关总署发言人吕大良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出口表现不佳的原因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和投资放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抬头”。

今年上半年,随着围绕芯片技术和其他问题的外交紧张局势加剧,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在主要贸易伙伴中下降幅度最大,而对俄罗斯的出口则大幅上升,尽管基数并不高。美国是中国商品的最大目的地。

由于出口约占经济的五分之一,而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约占经济的三分之一,中国在2022年受到COVID相关封锁对经济的冲击后,迅速复苏的前景已经黯淡。

路透社的一项调查显示,预计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将较去年同期增长7.3%,当时上海和其他大城市的封锁措施抑制了产出,而全年增长预计为5.5%。统计局将在下周一公布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政府今年设定了约5%的温和经济增长目标,此前的目标并未实现。

经济智库全球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软弱的出口和通缩压力将加大对刺激政策的要求,但我不认为支持力度会很大。这是因为政府在财政上面临限制,他们需要借更多的款来支持更大规模的支出。”

刺激政策的压力

今年3月上任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承诺出台政策措施,以促进需求和振兴市场,但目前尚未宣布具体措施。

数据发布后,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了下跌,但分析师表示,进一步的货币贬值预计将有限,因为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下个月的政治局会议,以及可能的经济刺激行动。

聚焦资产管理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在未来几个月里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国内需求是否能在没有太多刺激的情况下反弹。”

近几个月来,中国的工厂活动一直在收缩,而消费价格在6月份濒临通缩,生产者价格下降速度是七年多来最快的。

中国对半导体的进口在6月份下降了13.6%,比5月份的下降幅度15.3%要缓慢,但这表明中国制造商对用于再出口的成品的零部件的需求有限。

原材料的需求也显示出疲软迹象,与去年同期相比,6月份铜的进口下降了16.4%。

Leave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