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苌子
外地来了一位律师,因为推广一个项目接触北卡的媒体知道了一些“内情”,非常意外:你们北卡“小地方”……
对于小地方,在中国人经验里总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有人解释,“庙小妖风大”说的是较小的寺庙,供奉的神灵法力有限,镇不住妖魔鬼怪,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生活在小圈子的人彼此熟悉,容易传播闲言碎语,为争小利勾心斗角;“池浅王八多”顾名思义可知,因为池浅水少生存资源少,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一改懒惰的模样,拼命游走寻找适合生存的最佳位置,如此也会让人错觉王八比以前变多了。
猛然觉得,还是旁观者清:借了互联网的壳、运作理念和操作模式仍停留在纸媒时代的北卡所谓的中文媒体、自媒体,离前沿有多远?在中文读者撑死了不过10万人的广告市场上显示存在、争风夺利,与忙碌在浅池中的王八何异?!
与2003年北卡三角区出现第一份本土华文周刊《华星报》时不同。当时只有联合报业的《世界日报》周末版,越来越多的大陆移民处在信息短缺的饥渴中,需要有一份媒体来参与社区建设,发出自己的声音、记录发展的足迹。
随着智能手机和微信的普及,传播资讯形式彻底改变了。2020年那场疫情送走了《侨报周末》。《华星报》和《侨报周末》南北卡的创始人Cathy当时的恋恋不舍可以想象。但“洗脚上岸”后,她迅速在房地产市场上得到了回报和乐趣,没有时间看微信群里的铺天盖地的推送了。回想她自己坚持了20个年头的华文媒体,真是社区的旗帜吗?离场后感觉没有那么重要;倒是如果早几年下决心做房产经纪,情况会大不一样。
单纯依赖本地华人社区市场生存的华文媒体,而今有多大的存在意义?特别是媒体的信誉受到质疑、甚至被某些人嫌弃的时候?
在海外华人社区,“微信群”被奉为万能的交流工具。因为受众对于“广告”的天然排斥,华文媒体的频繁推送,已经让某些人觉得不堪其扰了,被群友攻击被群主“抱走”的事常有发生。
人人都是记者、编辑,弱化了传统媒体服务社区、服务侨民的作用。与此同时,不得不追求流量、为商家代言的媒体,靠“搬运”信息为生的中文媒体,不可避免面对公信力危机。
一个行业的形象,是业内人共同建立和维护的。一条条推送堆积起来,最终成为行业总体水平的体现。而业内的互相拆台、诋毁,甚至处心竭虑的攻击,不过是为看客们提供“狗咬狗”的谈资,最终沦为损人不利己的“王八”。
池浅,藏不住一个人的骄傲和浅薄。对我来说,自以为曾在新闻媒体工作了20多年,接受“正规军”培训和锻炼,低看了美国大农村如同“草台班子”的媒体业态。其实,这里没有“婆婆”管你,也没有提供资源、保护的靠山,在读者人数相当于中国一个镇、却分散在一个州华人市场,要将媒体做得像个模样,更考验一个人的智力和能力。
我认为的能力是创业,成功开创一家媒体并达到乃至超过预期;智力更体现的守业上,不仅可以保持成果,还能维护行业的秩序和形象。
显然,我都不具备。从2008年在《华星报》客串做一些编辑工作,到2013年负责设计、编排帮助Cathy让《侨报周末》落地南北卡,到2019年将《华人头条》引进南北卡州,再到2022年创立自有网站平台《华e生活》。我用有限的经验,因应时代潮流见证了南北卡华文媒体的主体转型。但是,在努力建设媒体平台和新闻团队的过程中,缺乏胆识的短板暴露无遗,深深体会到,埋头苦干往往南辕北辙。
最近和朋友罗伯特聊天,对于已经步入的AI时代,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降维打击”的威力。好比平面不相交的两张纸,一只蚂蚁在一张纸上,一只蚂蚁在另一张纸上。无论它们怎么爬,永生都不会知道,还有另一个同类在这个世界上存在。
能力和智力限制一个人的想象,愚鲁之人的认识局限要突破何其难也。
又是一年岁末,回想这些年来经过的人和事,我是打算放弃了:放弃做大媒体平台的奢望,放弃建设媒体团队的努力,也暂停靠平台自己造血生钱的尝试。
就在圣诞节前夕,北卡一位才女创办、耕耘了6年的微信公众号“陌上美国”宣布停更。惋惜和祝福溢满留言区。
推文的封面图片是一本圣经上放着一把枪。推文开头出自《圣经》提摩太后书的一段经文,应该是其注解:
那美好的仗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该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是到了放下武器的时候了。
我不赞同任何激烈和偏激的观点,但是,我欣赏一个人的才华和执着。1924篇原创文章赢得288333粉丝,说放下就放下。对我来说,这种人就跟我不在一个维度上。
都是从事文字和媒体,如果真有什么量子纠缠,纠缠到我的,就是进一步自省,同时进一步谦卑地我行我素。
对于我,放下媒体和文字,不仅能力和智力更值得怀疑,连体力都不足以支撑。
可以做的是,认清这份工作的价值,不介入社团、商家和个人矛盾,减少垃圾资讯输出。在具体操作上,也将尝试做一些改变,改善推文的阅读感受,争取取得广告商家谅解,除了需要重点推广的个别信息外,2025年将所有广告名片放到文末。
岁末年初,回首和展望,真的有太多的、真诚的感恩要表达。
首先感恩上天赐予的平安和顺利。海伦飓风给西部多少家庭造成的灾难,何曾是他们可以预料的。灾难发生后才知道,以前一直以为她住在新泽西的英语老师,疫情期间搬到北卡西部。万幸的是,洪水只损坏了她家的一面墙。她让我为她祷告能筹集1万美元换一个新屋顶。
我承诺免费为她做一年广告,并吁请需要英文教学的朋友照顾她的生意。
感谢支持我的广告商家。说实在,我都不确信广告有多大效果,可能对客户长期维护品牌影响力有点作用。留下来支持我的朋友,都是“不计后果”的,有从未谋面的客户,甚至非常暖心鼓励我广告效果如何如何。
感恩华人社区、社团领导和热心的朋友们。经常在社区走动,最敬佩那些出钱出力,甚至要顶着风言风语仍无怨无悔为同胞们谋福利、为社区做贡献的志愿者。他们让我做什么,一句话,我就会尽力。
重温心理学家方琦老师的分享:
曾经我把自己当成苹果树,无论棍棒、刀枪砸向我,掉下来的全是苹果。
而今我觉得,砸向我的棍棒、刀枪,其实也是苹果,是没有满足、遭遇拒绝的爱,是被压抑、误解、扭曲的善。
2025年的圣诞,走在感恩、探索、自省和重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