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安抗疫随笔的结束语——写在4月21日

随着全球新冠病毒确诊人数超过250万,死亡超17万,美国确诊近80万,大有奔100万之势,死亡逾4万2千500。全球经济一落千丈,失业人数剧增。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媒体里只见全球政客相互指责甩锅,也挑起国内国际民间各种对立。随笔已不能随意。再美的文字写不出岁月静好……

家人与朋友们也不断建议远离纷争,便决定从本周开始改随笔为随拍。【抗疫随拍:爱护鸟类,远离病毒】继续用镜头记录美好,记录身边的美好世界 -Wonderful World

mmexport1587518476279.jpg

【抗疫随笔:美国北卡第四周】(摘选)

【4月14日,星期二】

今天我所在的北卡威克郡颁布“居家令”已满20天了。这些天大部分时间在家呆着,每天就看见自己头顶上那一片天,都快成井底之蛙了。

以前我常以“环球游客”,业余摄影爱好者自居,时常在朋友圈晒周游世界的图片。自3月初美国爆发新冠疫情之后,今年的旅行计划就全部取消了。因为很多美国人还是不戴口罩,我们决定严格执行“居家令”,尽量少出门。如今出门到后院就有出城的感觉,到小区散散步就算出州远足了。

▲上周鼓足勇气去了一趟学校旁边的Lake Johnson徒步,在弯曲的林中小道上顿时有了去年在挪威爬山的感觉。

院子里的小鸟成了我每天拍摄的免费模特。这些小精灵似乎都已从初上T台的新手变成久经沙场的名模了。你看今天这只反舌鸟,在树尖上翘首弄姿,是不是有点国际名模的范儿?那只小蓝鸟也是御用模特之一,不算国际名模也至少达到了国模的标准。每次到小区散步时,它都会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我走到哪,它飞到哪儿,总是落在离我不远的树枝或路灯杆子上,好像就怕我喜新厌旧,冷落了它,可又不让我靠的太近,保持着至少2米的社交距离。

翘首翘首弄姿的反舌鸟

208196b48219443b995bbee90a779a53.jpg

▲路灯上的小蓝鸟

院子里和小区邻家花园的那几株玫瑰也不知被我拍了多少回了。不同的光线,不同的角度,变换着拍。如今实在拍不出新花样了。就在我盯着眼前的一簇已拍了n遍的玫瑰花,不知从哪下镜头才能拍出新意,一筹莫展之际,那只似乎知我心事的“老朋友”出现了。他落在玫瑰花丛上摆了几个造型,助我完成了当天的拍摄任务。

4144fdf78d4c43a6862f6468ee194340.jpg

▲玫瑰花上的反舌鸟

在自家和小区里越来越难以了解疫情下周围其它地方的情况了,也难以拍出更多有新意的照片。《抗疫随笔》素材也慢慢枯竭了。心想,外面春光明媚,如果能开车到处转转,全面记录一下新冠疫情中周边各地民众的生活就好了。在“居家令”之下,周游RTP一定和周游世界一样能令人大开眼界。

无巧不成书。想着想着,手机频幕上蹦出一条摄友鱼目发来消息:邀请你一起成立“RTP抗疫摄影群”,记录和分享疫情下RTP地区的实况。

鱼目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很快一个云集了25位摄友的“北卡RTP抗疫摄影记录”群诞生了。协作就是力量。大家迅速行动,一个周末就扑捉到了上百张反映疫情下RTP不同角落、不同侧面和主题的照片与短视频,将疫情对RTP地区从机场、公园、学校、教堂、购物中心、餐饮、娱乐等各方面的影响较完整地呈现出来。

▲图片中的RTP有轻松,有紧张,有欢乐,有惆怅,有焦虑,有希望,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周游“世界”原来并不难,只要大家携手合作!全球抗疫也是如此。愿全人类携手合作尽快战胜新冠疫情。

【4月15日,星期三】

昨天发在朋友圈的《抗疫随笔》一晚上收获了一箩筐的赞,心情大好。自从开始写《抗疫随笔》以来,每天的心情也随着点赞的多少上下起伏……

人都喜欢别人表扬。孩子们得到大人表扬会心花怒放,学生获得老师表扬会更加努力,员工获得老板表扬会干劲十足,妻子获得老公表扬会眉笑眼开。自从有了微信之后,“点赞”便成了“表扬”的代名词。于是朋友圈里发布的各种信息下面出现了自动点赞和手动点赞。 当我看到赏心悦目的图片和令人捧腹大笑的视频,听到优雅动听的歌声和音乐,读到深度好文和振奋人心的消息,以及获知朋友取得值得庆贺的成绩,我都会由衷的点赞,并转发分享。

然而“点赞”也有奇葩的时候。原以为“赞”是“赞美”的意思。不知何时“赞”也成了有些人虚情假意,维护关系的廉价工具。群里和朋友圈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贴都有人点赞。无论是自以为是的美女晒的“惨不忍睹”的自拍图片,还是自信的业余“歌星”发出来的五音不全的吼叫声,都有人点赞。估计如果有人心情沉重地发布自己不幸感染新冠病毒消息,也会有人不假思索地点赞。

还有一些人为了得到别人点赞不惜在发帖之后明里暗里提示别人给自己点赞。商家搞一些“集赞”活动为推广产品或品牌,尚可理解。毕竟大部分商人明摆着就是为了赚钱。但如果一个脸上布满瑕疵的丑八怪发张自拍也去求别人点赞,就难免会令人感到不适了。

今春发生的新冠瘟疫给全球许多政府打了个措手不及。无情的瘟疫不仅夺走了许多无辜的生命,也啪啪打了不少政府官员的脸。比尔盖茨说,如果让他打分,全球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在控制新冠疫情上得满分。本来新冠病毒是个新病毒,早期人类对它的了解不足,在应对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差错在所难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错了就是错了,及时承认和改正错误,把后面的防疫工作做好,弥补之前的过失,仍然可以是个好领导,至少是个有责任感的领导。

英国首相约翰逊,虽然一开始主张“群体免疫”,放松了疫情管控,但在自己被感染之后痛定思痛,出院之后发表了一番肺腑之言,仍然打动了英国国民,获得了他们的谅解和支持。但有些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官员非要贴上绷带、化个妆,晒个美化过的自拍,对着镜子给自己打个100分,再求别人给点赞。这就叫缺乏自知之明了。

宣传犹如朋友圈发帖。一个优秀的作家会为自己发表的每一篇作品精雕细作;一个优秀的摄影师会为获得和发布一张令人印象深刻的风景照翻山越岭;一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会为登上舞台给观众献上一台精彩的节目苦练十年。这一切都是为了向外界呈现最好的自己。赞美和掌声是靠优秀的作品赢得的。只有观众发自内心的点赞才有含金量。一个政府官员要获得民众自发的点赞必须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拿出政绩来赢得民心。一个国家要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和影响力,得到大家的点赞,同样要有担当和责任感。在人类抗击新冠病毒最关键的时刻停止对世卫的资金支持显然对国际社会既无担当也不负责任。

今天全球新冠确诊人数突破205万,死亡超过13万。美国累计确诊62万余例,新增死亡人数超1500。瘟疫打击下的全球经济千疮百孔。雪崩之下,没有哪片雪花是无辜的。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控制疫情,恢复经济必定是全人类的共同大事,也只有全球合作才能度过难关。正如教皇在复活节祷告中所呼吁的,面对新冠瘟疫,全球必须团结一致,以强助弱。只有最脆弱的国家战胜了疫情,人类才算真正赢了。强国对弱小国家抗疫的援助是大国责任,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

回到我们身边的社区也是一样,我们每个人力所能及地为抗疫出钱出力,支持医护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和弱势群体,保卫我们自己的家园,这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无需他人点赞。

【4月16日,星期四】

早上醒来天已大亮了。自从小儿子K从西雅图回来,我们全家都开始实施西雅图时间了。西雅图地处美国西海岸,当地时间比北卡使用的美国东部时间晚三小时。这段时间K在家上班,但工作时间仍必须和西雅图总部的同事保持一致。为了让他能和我们一起一日三餐吃上热呼呼的饭菜,我们不得不调整作息时间,晚睡晚起了。

以往习惯了不到6:00就醒来的我,现在上午少了2-3个小时,这每天的日子似乎过的更快了。一点都没有居家令下其他人所说的“度日如年”的感觉。反而觉得时间不够用。连每天的“抗疫随笔”也只能是“见缝插针”利用干不了正事的“垃圾时间”来完成。

这不刚吃完早餐就要开第一个视频会议了,和系主任讨论工作安排。紧接着又要和研究生讨论科研工作。今天要制作和发布今年的大西洋飓风季节预报了。学校新闻办和几个大媒体来催了几次,问我今年的预报什么时候出笼? 这年头大家都在关心新冠疫情,难得这些媒体工作者还想着飓风预报。说实话,不是他们来催要结果,我都把这事丢在脑后了。

两个会议结束,一上午就过去了。匆忙吃了一碗米粉,外加一个苹果,一瓶酸奶,简单却满足,不到20分钟就把午餐打发了。

下午第一件事是和身处各地的同事商讨一个课题申请报告。这是我牵头的一个项目,已经通过了第一轮预审,主题是研究气候变化对鸟类的影响。选择这个话题多多少少和我这段时间每天拍鸟,和鸟儿们产生了感情有关。

一个多小时的会议开下来,已经口干舌燥了。到厨房烧了壶开水,泡上一杯姜茶。突然发现姜茶就剩两包了。 赶紧上网去买一袋,却发现我平时喜欢的有机姜茶品牌无货了。只好换另一个品牌。现在我对姜茶的依赖就赶上国内有些朋友对“莲花清瘟”的崇拜了。哪天不喝就好像缺了点什么。疫情期间尤其如此。在我心里,姜茶是可以抗疫的,因为每次喝完微辣的姜茶都感觉“嗓”快。

转眼就到了下午散步的时间。因为小区的邻居大多习惯在5-6点钟,太阳下山前出来散步,我们选在3-4点钟出门,避开人多的时候。这个时间段阳光正足,据说有利于“消毒”。 我们在小区的路上通常来回走三趟,4-5公里的路程。加上走走停停,边走边拍路边的花鸟,大约要花一小时。

▲路边树枝上的反舌鸟

▲回家给小鸟喂食的小蓝鸟

散歩回来一看时间,离学校下班时间(5:00)还有50分钟。赶紧把下班之前要处理完的事情,比如签发在我实验室“打工”的学生的工资单,审阅今年申请来我们系读研的学生的材料,回复同事的邮件。50分钟一晃就过去了。

学校的下班时间过了,我今天的工作还有至少一半没完成。打开几个上周收到的各种期刊的审稿邀请函,每个邮件先看一眼作者名字和编辑名字。凡属于不知名的期刊,又不是熟悉的编辑和作者,那肯定是拒审。现在期刊泛滥,哪有时间为垃圾期刊审稿?像《Science》、《Nature》这类的国际著名期刊和顶级的专业期刊编辑来函,我通常会花时间认证对待,不是万不得已实在没时间是不会拒审的。如果遇到熟人有求,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辑,即使不是著名期刊,也会帮忙看看。

处理完稿件已8:00了。该晚餐了。这时手机铃声响了。今天的手机里已经积攒了一堆微信信息了。各种群里的几百条信息基本上没时间看。挑重点吧。

几个推销口罩的信息,没时间过问,跳过。

一个国内的朋友有求,他朋友的孩子马上毕业了,要我想办法帮忙办工签。很高兴抽到签了,接下去要准备申请材料;

另一个朋友的朋友孩子在申请美国学校,要我看看哪所好?我得去帮助查查资料;

还有一位不认识的女士请求帮忙给她在北卡读高中的孩子换一个寄宿家庭。通常我没精力处理这类要求,但看着这位女士几乎要崩溃了,哭诉着一家留学中介公司的各种恶行,让她儿子陷入了今天这种无人负责照料的境地。对于这种无良中介,我已不是第一次听说了。能为学生着想的留学中介还真不多。都是钱惹的祸。教育一旦也“一切朝钱看“,必定产生一堆害人精,而且害的是我们的未来。

等我回答完群里各位朋友的问题,安抚完那位未曾见过面的女士,已是半夜了。

一阵睡意袭来,但还不是躺下休息的时候。不了解一下今天的疫情,睡也睡不踏实。于是上网查了一下美国和北卡与新冠疫情有关的要闻。一堆令人不安的数据印入眼帘:全球确诊超217万,死亡超14.5万,美国累计确诊67万余例,死亡逾3.4万人。北卡累计确诊5602例,死亡145人。对这些数据已经开始麻木了,也不知道这些冰冷的数据代表什么。在北卡早已不检测65岁以下无症状和轻症疑似患者了。

真正让人揪心的是下面两条新闻:

美国密西根州数千民众集会反对居家令,要求政府立即复工;

美国北卡州100多民众在州府罗利市中心聚集,要求取消居家令。

▲在北卡,一位受三次警告仍不撤离的50多岁女士被罗利警察带上手铐逮捕。

被捕者质问警察:“我们违反了州长哪条规定?”罗利警察的回复也是亮了:Protest is non-essential activity(抗议不是居家令所允许的“必要活动”)。

一个国家如何权衡抗疫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可是个大考题。咱们吃瓜群众回答不了,快凌晨1:00点了,还是洗洗睡吧。

【4月17日,星期五】

今天发布了2020年大西洋飓风活动季前预报。大西洋飓风季节从每年6月1日开始至11月30日结束。目前全球有6-7个团队制作和发布飓风季前预报。这项由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已故飓风专家比尔-格雷(Bill Gray)教授80年代首创的预报活动,如今已开展了30多个年头了。我领衔的北卡州立大学飓风研究团队从2004年开始参与这项活动,是较早开展飓风季节预报的团队之一。

每次发布飓风预报之后都会引起美国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即便新冠疫情笼罩下的今春,媒体仍念念不忘飓风预报。往年发布预报之后,本地各大媒体就会争相来我实验室采访,问些刁钻的问题,然后不管你怎么回答,记者发出来的报道总是代表他自己的预设观点,对你进行一小时的采访,最后最多断章取义用一两句你说的话来佐证记者自己的观点。

对付媒体最好的办法就是实事求是,别被记者牵着走。记得有一年,大西洋飓风平淡无奇,异常不活跃。而季前只有我的团队发布的是“不活跃”预报。于是有家媒体把我们团队描述的神乎其神,好像我们的技术宇宙第一了。

我反复跟记者解释,飓风预报和其它气候预报一样,因为有许多未知因素,不可能100%准确,比常人猜测强一点。我管它叫“educated guess”。有时候我“猜”对了,别人“猜”错了,这并不表示我的技术就一定胜别人一筹。而且每个人发布预报的内容也不完全一样,有人报一个具体的飓风个数,有人报一个飓风个数范围。所以不能简单比较。

任何预报都需要事后经得起实际数据的检验。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实事求是。如果错了,找出原因,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就能提高自己。我多次对记者说,作为研究和预报飓风的科学家,我当然希望我能料事如神。但是飓风预报是个很不完善的技术,观测数据也有很多漏洞。预报出现误差是常事。从科学进步的角度出发,错误的预报跟准确的预报同样有意义。前提是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知错而不改,一错再错,那就永远无法提高自己,那不是科学家应有的精神。

从飓风预报悟出的道理同样适用于今年人类应对全球新冠疫情出现的各种问题。一个新的病毒出现,人类对它认识不足,出现应对失误是必然的。任何防疫决策都是基于对疫情现状的准确把握和对疫情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和经济、政治的影响预测来决定的。疫情现状的把握和趋势的预测比飓风预测要难100倍,预测和决策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全球各国应对疫情的一片混乱,确诊和死亡人数不断飙升印证了防疫决策的复杂性和难度。

武汉市政府昨天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修正了新冠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值得肯定。

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政治家,有一点应该做到,那就是“实事求是”。人无完人,要有勇气承认和改进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如果总是觉得自己完美无缺(perfect),错误总是别人的,那就会一错再错,无法防止今后不再犯错。

【4月18日,星期六】

今晚观看“One World 团结抗疫全明星居家音乐会”。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携手合作共同为联合国与WHO(世界卫生组织)募集抗疫资金,政治家们应该好好向他们学习。

▲借用几张音乐会截屏,祝愿全人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新冠病毒的挑战!

▲向奋战在抗疫最前线的医务人员致敬!

xie_lian500.jpg

作者简介

谢立安(Lian Xie, Ph.D.),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理学院海洋、地球与大气科学系教授,卡罗莱纳-中国友好交流协会会长

学术经历:国际著名海洋气象学家,国际权威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Atmospheric Sciences》“海洋气象词条”撰稿人。1992年7月获美国迈阿密大学气象与物理海洋学博士学位,1992年8月起就职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海洋、地球与大气科学系至今。历任北卡州立大学海洋科学博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主任、近海流体动力学实验室主任、海洋-大气模拟与可视化实验室专家、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正教授。是美国《天气研究计划》“海洋气象与近海研究专家组”和“登陆飓风专家组”成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实时大数据研究中心(CARTA)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气象、海-气相互作用与耦合模型、海洋与大气科学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海洋与气象灾害预报与防灾减灾、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评估。曾参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北京城市大气环境基础研究项目以及牵头承担青岛帆船比赛气象保障课题。至今共承担30余项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主要社会兼职:长期推动中美文化艺术、教育与经贸交流与合作。20年来先后组织了20多个北卡州教育、文化与经贸代表团赴湖南、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江西、北京、上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进行交流、考察、投资和招商活动。邀请和接待了50多个中国文化、教育与经贸代表团来北卡访问和考察,促进了中国和北卡州的全方位友好交流与合作。现任卡罗莱纳-中国友好交流协会会长、曾任北卡中国中心总裁兼执行主任、罗利汉语学校校长、旅美科协北卡分会创始董事长。

mmexport1587487499587.jpg

附录:

卡罗莱纳-中国友好交流协会举办的中美交流十大活动

   1)2015年:与湖南电视台联合制作《飞虎的纪念》纪录片,2015年9月2日在湖南卫视首播,同年9月19日获“美国戴维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华语纪录片奖”;

   2)2015至今:  北卡罗利中国艺术节组委会主席(中国文化部中国艺术节基金会、卡罗来纳-中国友好交流协会、罗利艺术节组委会联合主办);

   3)2014年: “美中企业全球化教育高峰论坛”特邀嘉宾;

   4)2013年:获得北卡州个人最高荣誉奖“州长奖”,也是北卡州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华裔。Gilliam-McConnell机场特为此设立“东方遇见西方”永久纪念碑;

   5)2013年:承办“跨越太平洋:中央民族乐团美国巡演及中美音乐高端论坛”;

   6)2012年:促成北卡州与湖南省正式签约结为姐妹省州;

   7)2008年:北卡WRAL/CBS电视台“美中经济全球化论坛”节目特邀嘉宾;

   8)2007年:与杜克大学签约并联合举办“中国国有企业国际化与可持续发展培训班”;

  9)2007年:作为唯一华裔入选2006年“北卡州为改变世界做出杰出贡献的十大新闻人物”(Triangle Business Journal);

10)1999年:由美国商业部指派为‘中美双边大气科学合作协定签订二十周年纪念会议”以及‘中美双边海洋渔业合作协定签订二十周年纪念会议’筹备委员会成员,负责协调中美双边活动安排。

(图片摄影:谢立安,版权属原作者。责任编辑:潇湘玉竹)

Leave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