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e生活】据The Brighter Side报道,莱斯大学的科学家及其合作者发现了一种对抗癌细胞的突破性技术,为抗击癌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他们的方法利用近红外光引发的分子振动以惊人的效率摧毁癌细胞。
这项创新的关键在于一种常用于医学成像的小染料分子。当暴露于近红外光时,这些分子会产生同步振动,即等离子体,最终导致癌细胞膜破裂。这种机制提供了一种无需依赖传统化学或放射治疗即可消灭癌细胞的新方法。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化学》杂志上,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在消除实验室培养的人类黑色素瘤细胞方面具有惊人的 99% 的有效性。在对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进行的实验中,一半接受治疗的受试者获得了完全缓解,凸显了这种方法在未来癌症治疗中的潜力。

赖斯大学化学家詹姆斯·图尔将这些分子称为“分子风镐”,因为它们能够以极高的速度振动。他的团队之前曾开发出纳米级化合物,其中有光激活的桨状原子链,能够成功穿透和分解传染性细菌、癌细胞和耐药真菌的细胞膜。
与诺贝尔奖得主伯纳德·费林加开发的分子马达不同,这些分子马达的运行机制不同,其速度比后者快一百万倍以上。它们能够对近红外光作出反应,标志着分子医学领域的重大进步。
近红外光的一大优势是它能够深入人体组织而不会造成伤害。图尔强调了这种能力的重要性,并指出近红外光可以达到 10 厘米(约 4 英寸)的深度,而可见光只能穿透约半厘米(0.2 英寸)。
这种更深的穿透能力拓展了分子钻在医学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与传统的光激活纳米钻不同,后者受限于可见光的浅层范围,而这项新技术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来瞄准位于体内深处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