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美大使馆1月4日发出重要通知,《提醒在美中国公民谨防电信网络诈骗》。全文如下:
新年将至,开学在即,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高发,中国驻美使领馆提醒在美中国公民,尤其是刚刚抵美就学的中国留学生警惕电信网络诈骗。
案例一:留学生A接到自称FF联邦通讯委员会电话。对方用中文告,A的电话号码涉嫌发送大量诈骗信息,需要配合中国公安机关侦查,后转接至“中国厦门警方”。“厦门警方”称A信息泄露,涉嫌参与重大金融案件,要求A配合调查并缴纳“取保候审金”。A按照要求从美国银行账户向对方香港花旗银行账户转账6万美元。
案例二:留学生B接到自称美国海关总署电话。对方中文告,B有以其名义寄送的包裹被海关扣押,内有假护照和信用卡等,后将电话转接“广州市公安局”。“广州市公安局”称,B涉嫌特大洗钱案和人口贩卖案,要求其缴纳100万元人民币“取保候审金”,并用Skype等在线聊天软件对其24小时监控。留学生B无法承受精神压力,按照对方要求,分别通过美国银行账户向对方中国香港银行账户转账,在线购买金条、购买虚拟货币等方式,共计损失90余万元人民币。
案例三:留学生C在得克萨斯州上学,接到自称驻美国使馆工作人员电话。对方告,C护照被盗用,需前往驻美使馆处理,如无法前往使馆,可在线转接“国内警方”报警处理。电话转接后,“福建公安局”称其涉嫌保密案件,要将其抓捕,可缴纳资金暂缓抓捕。C表示所携款项均已用于缴纳学费等,无钱可缴。对方表示,可借给C资金,并要求C按照要求向中国大陆、香港和其他国家银行分别多笔转账。
案例四:留学生D在微信群中结识“老乡”。一日,“老乡”称着急需要美元,请D私下换汇。D表示同意,并将美元现金5000元交给“老乡”。“老乡”称本月人民币转账额度已用完,其朋友会将等值人民币转至D人民币账户。不久后,D收到一笔人民币转账,但很快D的国内账户就因接收涉诈资金被冻结,D再也无法联系“老乡”。
案例五:留学生E在聚小红书上结识“学长”。“学长”称急需人民币,希私下与E换汇。E欣然同意,并现场收到“学长”给予的美元支票8000元,同时将等值人民币转至“学长”人民币账户。E后被银行告知该支票无法使用。E试图联系“学长”,已无法联系此人。
中国驻美国使领馆再次提醒在美中国公民,尤其初次来美留学生,警惕自称中国驻美使领馆、保险公司、快递公司、连锁超市等各类电话。中国公检法机构不会在线办案,与陌生人发生转账交易时提高警惕。请大家务必提高反诈意识,理智识别各种类型骗局,不轻信、不透露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转账,避免上当受骗。如不慎遭遇诈骗,请及时向美国居住地或所在学校警方报警。
全美报警、求助电话为911(可要求中文服务)。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中国驻美国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驻美国使馆:+1-202-4952216
驻纽约总领馆:+1-212-6953125
驻旧金山总领馆:+1-415-9296998
驻洛杉矶总领馆:+1-213-8078052
驻芝加哥总领馆:+1-312-397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