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王成,一个几代中国人熟悉而崇敬的姓名。这个电影《英雄儿女》里坚守阵地到最后只剩他一个人,手持爆破筒冲向美军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形象,铭刻在无数中国人的脑海。
这个名字也可以是一位文艺世家的后代,年轻时对西方世界充满好奇,到美国留学成家立业至今35年,深入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博闻广见、胸襟坦荡的谦谦君子。
如同许多华人移民,这个王成也是IT工程师,但他还是当地郡县选举委员会(Wake County Election Board)的成员,他要“打入内部”看看美国的竞选制度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他也打网球,经常跟同胞们切磋,但还有一个老美搭档,几乎每年参加全州的锦标赛。他还是北卡网球协会唯一的华人成员。
鲜为人知的是,他爱写作,英文写作。
美国正常退休年龄是67岁。他刚到六十,就从美国最大通讯公司高级工程师的岗位上退下来,给自己一个生日礼物,到一个封闭式海岛上参加写作培训班。
那时候,也就是两年前,他说他没有明确的方向。
一年多的疫情,正好呆在家里奋笔疾书。期间触目惊心的种族歧视和亚裔仇恨,如鼙鼓动地,让他文思潮涌。
“我从来没有感觉到遭遇过种族歧视。”“不要怪人家不了解我们,我们又了解人家多少,作出了多少努力?”
处女作——自传《从茶到咖啡:一个知青的人生旅程》(FromTea to Coffee:The Journey of an “Educated Youth”),在文友的指导和鼓励下悄然写就,竟然幸运地赢得了出版商的青睐。他们精心校订,拿出真金白银要将一个不为人知普通华人的故事,付梓成书投放市场。
在时代和历史的巨轮上,普通人决定不了自己命运,但是不同的性格会让一个人拥有不同的人生。
王成,烙印着鲜明时代特征的这个名字,被这个人赋予了怎样一个独特而多彩的人生?
在这本书还只能在出版商网上预定、只能幻想书香扑鼻的美妙期待中,让我们走近他,听这位来自东北沈阳的新晋作家,就着啤酒侃侃而谈。
【华e生活记者一凡报道】
一位在美国计算机通讯行业工作了20年的华裔高级主管,突然在花甲之年迈入了作家行列,而且是用英文写出了一部自传体作品,并将在今年夏季由高质量的出版商出版上市。
听起来是一个传奇的故事。真正的传奇是通过不断抉择加上好奇心而成就超越自己的梦想。
王成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却充满传奇色彩的人。
“你有可能从未听说过王成这个名字——至少不是作为一个作家。即使是那些认识我一辈子的人也从未这样想过我。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回忆录写作是名人的特权。那么对于像我这样的人——而且是用英语写作?谁会愿意花时间阅读我的故事?”
这是王成在他的第一部英文自传体著作《从茶到咖啡》(From tea to coffee)序言中的开头语。的确如此,“自传”和“英文”两个关键词足以让人对王成其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问题接踵而来。他为什么用英文写作?这本书写的是什么?他为什么写这本书?他是什么样的人?……
青春·热血·迷茫
王成旅居美国已经有35年。他的人生经历跨越两个国家,用王成自己的话说:“美国和中国都是我的家。”跨地域和跨文化的生活背景与阅历注定了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王成在中国生活的前20多年,恰是中国处在特殊的时代,他作为中国最后一批“知青”,17岁怀揣希望“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的理想,激情满腔来到内蒙古的大青公社接受再教育。在那里,他因为勤奋好学和爱读书被任命为生产队长,带领当地农民和知青们下地种田,一干就是3年。
他每天忙着劳动,回到驻地发现,脏衣服不知道被哪个姑娘洗了。其中有一位从沈阳一起下乡的女孩,考到了赤峰县文工团,临行前特地告诉他,希望他也能考文工团。王成的父亲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后来担任沈阳京剧院院长。“我的个人条件还是不错的,可那不是我的理想,就没有去考。”
知青运动到1977年已经是日薄西山,当初的雄心壮志化成了泡影。迷茫中的王成想起那个文工团的女孩,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到了赤峰文工团,却没有找到想见的人——她下乡演出去了。留下一篮鸡蛋,他搭上回程的列车。在车上,他看到一位老者和两个年轻人,老人带着几本书,告诉王成,要复习参加高考了。
“我的脑子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突然醒了。”经过几个月的复习,他1978年顺利进入大学,也就顺理成章离开了农村。王成说,77年恢复高考,既是国家的转折点又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转折点。
2019年9月,王成参加一个在线写作课程,在一次作业中,将这段经历写成两页小文: Heavenly Happiness,中文:“天喜”——他下乡的生产队的名字。老美文友看后大呼过瘾,鼓励他继续写下去。这段经历,最后成了《从茶到咖啡》的第一个章节。
留学·职场·斜杠
大学毕业以后,他被分配到了北京电子工业部总公司负责与外商谈判工作。那个时候他已经是大家眼中的“天之骄子”。后来为了追寻西方思想,他又参加了出国考试,1984年怀揣200美元来到美国继续深造。
来美后,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攻读经济系博士研究生,完成博士研究生学业后,他认为经济学并不是他所喜欢和想要从事的职业。于是,他再一次华丽转身,去学了和经济学没有任何关系的计算机。
对于这一段经历,王成告诉记者:“我是没有学过电脑的人,学了三个月的电脑,找到了IBM,在IBM干了2-3年后就又去了AT&T工作,原因是工作自由。”后来他一路晋升成为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计算机技术部门核心成员和主任工程师,直到退休。
王成评论自己的人生历程看起来似乎很不合逻辑,从没有受过规范的中小学教育成为辛辛那提大学的博士生;从没有接受过正式的计算机培训到成为一家大型电信公司技术主要成员;最后,从没有学过英文写作到成为一名作家。这个过程也是他自传的主要内容。
王成把他人生历程的每次转变归因于人生路口遵从自己的抉择,以及对事物旺盛的好奇心。
好奇心驱使他不断去见新朋友,尝试没做过的事情。他不满足于一辈子就做一两件事。
一次次不断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一直向前和持续学习的精神是他每每成功的完美“注脚”。
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美国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将这一类85后年轻人称为“斜杠青年”。王成当是他们的先驱和范例。
时代的激流,深刻影响着王成那一代人的生活轨迹。我在中国长大,经历了知青与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我的自传不是我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代人的故事。在美国步入成年,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历史的关系,这给我后来的写作赋予一种使命感。
文化·交流·反省
王成性格开朗,乐于交友,愿意去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文化。
面对当今反亚裔种族歧视,王成认为,我们抱怨150年来的美国社会忽视我们的文化。但也许我们也应该问问自己:我们做了多少努力来理解他们的文化?
我们可以——也应该——采取更多主动,参与及适应多元文化。
他的确也是不断主动走出去融入当地文化。比如,受社区杂志之邀参加美食品尝活动,在一年内写了8篇关于埃塞俄比亚、爱尔兰和黎巴嫩等族裔美食的评论文章。
参加北卡作家协会,参加喜剧俱乐部,参加网球俱乐部。所有这些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是美国网球朋友、作家朋友、喜剧俱乐部伙伴、作家会议或研讨会上的唯一的中国人。
为了了解美国选举运作的过程,了解美国选举制度的内涵,他不满足于每4年投一票,而是志愿加入维克县选举委员会。2020年共和党党内初选那天,他从从早上5点出门到晚上9点才回家,十几个小时不停解答选民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了解了美国人对选举的热情、对国家的信心。
他说,看待一个国家文化,思维要跳出自身文化背景,多角度去观察、体验,都成为他自传的素材。
而用英文写作自传本身,也正是认识、梳理东西文化差异,主动反思和融合的亲身实践。
真实·情感·行动
所有的人物都是真名实姓,所有情节都是亲身经历的,王成认为,真实的故事更能引起共鸣,同时也能带给人思考。
对于这本书的主旨,王成简要概括了一下:“在某种程度上,我在撰写这本回忆录中的角色更像是一名导游: 对历史、地标、事实、文化习俗,以及最重要的是,我对沿途遇到的人进行的展示和反思。”
这本书初稿只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这对于一位初出茅庐的新手来说,的确是让人惊奇的速度。王成说,写得这么顺利,因为都是自己的经历,一旦记忆的闸门开启,故事就会像汩汩清泉流淌出来。
他说,英文写作很难,讲究逻辑结构严谨,用词准确简练,包括如何有效地使用标点符号,都很有讲究。“这本书使得我英文写作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通过这本书的写作,王成认识到写作是一种情感流露过程,好的作品在表达上既要有情感又需有层次,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他的这本自传仅书名就改了七八次,从长改到短,花了很多功夫。
他说,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不期而遇”。“你想要的事情,如有神助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比如,他遇到了一个好编辑,让他的作品更准确和精炼。后来又遇到一个非常欣赏他作品的出版商,仅用半个月审稿,就跟他签下出版合约。
王成用自己的经历鼓励爱好写作的朋友:不要等有了故事再去写;只要开始写,故事就会源源不断涌现。
他说,已经开始酝酿第二部书的创作了。“写作一旦找到感觉,就没有第二件事情让我更兴奋了。”
“我没有什么耀眼的光环,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每个人一生都在旅程上,多一些思考然后留下自己的足迹总是没有坏处的。”王成说,“能给读者带来多一点思考,我写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这本书的详情,让我一起期待这本书的上市。也祝愿王成作家之路越来越广阔。出版商预订网址:
http://www.open-bks.com/library/moderns/from-tea-to-coffee/about-bo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