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特朗普总统戏剧性撤回战争边缘政策后,伊朗昨夜以挑衅姿态宣称其所有核材料已转移至”安全地点”。
伊朗指挥官莫森·雷扎伊周四在国家电视台宣称:”以色列袭击了纳坦兹、伊斯法罕、汉达卜和阿拉克,但这些设施早已清空”。
局势关键节点:
- 以色列自上周五持续空袭伊朗核设施,特朗普原计划军事介入
- 英国准备参与伊朗和谈前夕,特朗普突然宣布给予两周谈判窗口
- 日内瓦和谈今日启动,英法德外长将与伊朗外交部长会晤
军事冲突升级:
- 伊朗弹道导弹击中贝尔谢巴索罗卡医院,造成71人受伤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誓言报复,称伊朗领导人为”现代希特勒”
- 以军对阿拉克重水核设施实施精准打击,现场出现巨大弹坑
外交博弈内幕:
特朗普通过白宫发言人宣读声明称:”鉴于未来可能与伊朗谈判,我将于两周内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此举被视为对英国首相斯塔默”保持冷静”呼吁的回应。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在华盛顿与美国务卿卢比奥会谈后,将赶赴日内瓦参加关键谈判。
战略困境:
- 以色列承认仅美军3万磅”掩体粉碎者”炸弹能摧毁福尔多地下核设施
- 美方消息称特朗普坚持必须关闭福尔多,但内部对军事行动存在分歧
- 欧洲警告军事打击可能引发针对西方人的报复袭击
历史对照:
特朗普此次”两周期限”策略与其在乌克兰问题上对普京施压如出一辙,但此前两次期限届满均未取得实质进展。分析人士质疑其强硬表态的实际效力。